伊宁县 [切换站点]
热门站点
缅甸联邦共和国(缅甸)
吉林省(吉)
山西省(晋)
江西省(赣)
辽宁省(辽)
云南省(云)
安徽省(皖)
台湾(台)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
海南省(琼)
宁夏回族(宁)
西藏(藏)
青海省(青)
招募分站代理!快速开通你的地区,坐享收益!
联系电话:17277521413
咨询QQ:488199909
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同城头条  >  其他  >  把雅鲁藏布江的水调到新疆,可行吗?能解决西北干旱问题吗?
把雅鲁藏布江的水调到新疆,可行吗?能解决西北干旱问题吗?
2021年04月24日 06:23   浏览:4   来源:伊宁县人

“南水北调”作为惠及千万民生的重大工程,它的成功可以被复制吗?如果位于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向北部的新疆调水,是否可以解决新疆的缺水问题呢?

雅鲁藏布江

调水成功后,新疆瓜果销量翻番

假设真的把雅鲁藏布江的水调到新疆,新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首先新疆的造林工程会因此受益。新疆的沙漠数量之多、体积之大一直是影响生态的难题,而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植树造林。但植树造林对水的需求量很大,在缺乏降水的地区,要把一棵树从小树苗养成大树大约需要300kg的水。截止到2019年4月份,新疆造林绿化面积达到了76.7万亩,义务植树将近四百万株,而这个数字还不到年度植树任务的一半。要想保质保量地完成预期的植树任务,用水是绕不开的难题。

假设我们真的能把雅鲁藏布江的水调过来,年均1.2亿棵树的造林目标也有望翻番,新疆的生态问题也能得到改善。不仅如此,新疆的农业经济也能得到质的飞跃。我们都知道,新疆的瓜果是全国一绝,在淘宝随便一搜,就能找到新疆哈密瓜、库尔勒香梨、阿克苏苹果等优质瓜果,新疆瓜果凭借着脆甜多汁在国内打下了庞大的市场,也为新疆的农业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果雅鲁藏布江的水能够用到新疆瓜果的规模化种植上,那在同样的条件下,新疆的瓜果产量会大大增加,这样一来新疆的优势瓜果就能够被更多人看到,由此而来的收益将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到时候不仅能带动经济的发展,新疆人民的致富路也会更宽。

调水成功后,下游洪灾极大改善

除了使新疆受益,雅鲁藏布江的水流状况也会得到改善。雅鲁藏布江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河流之一,总长约2900英里,最宽的地方将近12英里,它在每年的7月份和9月份进入汛期,时常淹没周边的村落和农田,带来巨大损失。《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气候变暖会使雅鲁藏布江的季风雨更为强烈,从而增加雅鲁藏布江发生洪水的可能性。根据河流周边树木推定的方法,研究者们发现,雅鲁藏布江的湿润期和干旱期是交替进行的,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正是近七百年来最干旱的一段时期。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雅鲁藏布江的水量大幅度增加,发生洪水的概率也随之增长。位于河流中下游的孟加拉国更是在短短的十二年间就遭受了三次大洪灾,2010年时的洪灾直接导致300万人无家可归,因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不计其数。如果能把雅鲁藏布江的水在汛期分散开,那沿岸的国家发生洪灾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调水成功后,土壤盐碱化问题尖锐

调水的好处确实不少,但如果真的把雅鲁藏布江的水调到新疆,结果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如果采取地面挖掘的方法造一条水渠的话,抛开技术的问题,很大一部分的水可能在运输途中就已经蒸发,剩下的水即使能够继续运输,也会遇到其他问题,比如土壤的盐碱化。在水流运输的过程中必然要经过冈底斯山北侧一连串的湖泊,比如扎日南木措湖、塔若错湖等湖泊,而这些湖泊中很多都是咸水湖,雅鲁藏布江的淡水从这里经过会受到影响,这样一来原本可以用于饮用灌溉的水能否继续使用就成了未知数,甚至还会带来土壤盐碱化的风险。说到这里很多观众朋友认为,只要水渠里的水够多,那对最终的用水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但除了沿线咸水湖的干扰,水渠在进入新疆地区后也免不了被影响的命运。由于新疆地区地表含水不足,又缺少相应的植被保护,一部分淡水进入新疆后会因为高温迅速蒸发,另一部分淡水则会渗入地下,与可溶解的盐类进行融合,而后这些水也会慢慢蒸发,但在蒸发的同时它把同样在地下的盐分也带到地表,等到水彻底蒸发后,盐分会一直留在地表,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原本荒瘠的地表就会出现厚厚的盐壳,这就是土壤盐碱化的形成。新疆地区原本的生态环境已经很脆弱,这样的盐碱化无疑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更别说改善新疆生态问题了。

土壤盐碱化

调水成功后,生态、宗教矛盾突出

除了土壤盐碱化的威胁,雅鲁藏布江地区能不能承受调水带来的后果也是个问题。发源于西藏西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北部的雅鲁藏布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之一,它的上游海拔在五千米以上,平缓的水流孕育了两岸大片的沼泽,同时也使谷地里生长出优质的草场,从而使藏羚羊、耗牛、岩羊、狐狸等平常不易见到的动物在这里繁衍生存。在中下游地区,地势的落差逐渐增大又慢慢趋小,最有名的加查峡谷落差能达到300米以上!起伏大的地形使得雅鲁藏布江地区,尤其是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得脆弱,近些年来湿地萎缩、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层出不穷。而国家早在2001年就编制了《雅鲁藏布江源头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专门用于解决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生态问题。如果我们在这样的地段继续修建调水工程,对于雅鲁藏布江地区的生态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作者认为我们想要保护新疆的生态环境,不能用牺牲一个地区来换取另一个地区发展的方法。

除了两地原有的生态环境影响,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很多河流湖都有着特殊的宗教含义,比如纳木错湖,在很多藏族的信徒中,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纳木错既是西藏第二大湖,也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它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自然十分重要。信徒们除了会向圣水叩拜,还会在溪水边献上洁白的哈达来感谢恩赐,在平时也会对圣水周边细心呵护。一旦对雅鲁藏布江进行调水就免不了破坏原有的"圣水",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对于民族和谐来说也是个不利因素。

纳木错湖

调水是否可行,答案尚且未知

我们在前文假设了实行调水的情景,那要实现调水又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首先就是技术问题。不论是在地面挖水渠还是铺设管道,都需要在沿线的地表进行建设。如果挖掘水渠的话,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极寒地带很有可能出现冬季水流结冰的情况,而在夏季强烈的光照和高温又会使得水流蒸发加快,即使到了新疆地区河水也所剩无几;而采用常规的管道运输的话,在雅鲁藏布江地区有着大片的冻土地带,不论是季节性冻土还是永久性冻土,都对地面施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进入保护区后为了不破坏生态,又需要另外架设"空中管道"建设难度急剧增大;而地下埋管的难度就更高了,首先如何在不破坏脆弱生态的同时开坑就是个难题,更不用说开山过冻土这样的挑战,这样的工程就算用上我国最好的盾构机也不一定能解决。但如果想要空中运输的话,建设那么长的空中走廊又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成本。

事实上,雅鲁藏布江与新疆之间的距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长。作者在这里粗略估计一下,以拉萨到香梨之乡库尔勒为例,两地之间的距离达到两千公里之多,而京杭大运河也不过有1794公里,红旗渠的干流总长为70.6公里,这个距离相当于一个多京杭大运河,三十个个红旗渠!而我们开头提到的"南水北调"工程中线长为1432公里,东线长为1156公里,西线长为1245公里,也就是说这个工程相当于"南水北调"的三分之二,这样庞大的工程其成本有多少我们自然可想而知。那这个工程又能为新疆地区带来多少收益呢?结合新疆地区的实际情况,这里的支柱产业是能源、农业以及旅游业,单就调水而言,农业受到的影响会更大,但由于新疆特殊的地质情况,大部分沙漠地区都不适宜种植农业。而在产业结构中,农业的收益却相对较小,冒着生态破坏的风险用上百亿的费用来扶植农业,似乎不是明智的选择。

除了自身开发的困难,雅鲁藏布江特殊的国际地位也不利于开发。雅鲁藏布江发源于我国西藏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自西向东进入印度的阿萨姆邦,被当地人称为布拉姆普特拉河,再往下游进入孟加拉国,改称为贾木纳河,最后与恒河相会注入孟加拉湾。可以说,雅鲁藏布江是不折不扣的国际性水系,一旦对河流进行调水,在我国境内可能感觉不到什么,但对于中下游国家而言受到的影响可就大了。而像这样的国际性河流在开发时,都会采取沿线国家联合治理的方法,尽可能地使每个国家都受益,比如莱茵河在开发治理时就采取了联合开发的方式,签订了《保护莱茵河不受污染的国际委员会协定》等一系列多边协议,美国的田纳西河在开发时也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来使各邦之间联合起来。而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直以来都贯彻尊重他国意愿的原则,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使他国利益受到损害,自然也不会做出强行开发雅鲁藏布江影响下游用水的行为!

是否真的需要调水,答案有待商榷

而且作者认为,新疆并不一定需要这样的"南水北调",原因有两点:一个是新疆很多地区确实缺水,但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干旱。将雅鲁藏布江的水调到新疆地区很大一部分将用于农业,是为了经济的发展。它与"南水北调"工程最大的区别是,后者则是在用于工农业的同时,还要服务居民饮水,是民生保障必须要有的,而后者主要是为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相比较而言并没有那么迫切。并且从另一个角度看,新疆瓜果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多汁清甜,而这样的果实需要的是充足的光照和时间来进行糖分的积累,如果真的有了更多的水,糖分的积累很可能会下降,这样一来很难保证瓜果的品质,也就失去了它最大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疆生态环境的治理固然重要,但以牺牲生态、压榨他国为代价的治理方式是我国不会赞同的,用发展来解决发展带来的问题才是最佳选择!你认为雅鲁藏布江的水应该调到新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我们下期再见。

头条号
伊宁县人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