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镇 [切换站点]
热门站点
缅甸联邦共和国(缅甸)
吉林省(吉)
山西省(晋)
江西省(赣)
辽宁省(辽)
云南省(云)
安徽省(皖)
台湾(台)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
海南省(琼)
宁夏回族(宁)
西藏(藏)
青海省(青)
招募分站代理!快速开通你的地区,坐享收益!
联系电话:17277521413
咨询QQ:488199909
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同城头条  >  生活  >  寡妇上联“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秀才对出下联,两人喜结良缘
寡妇上联“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秀才对出下联,两人喜结良缘
2019年12月19日 20:15   浏览:112947   来源:黄埔军魂

 

微信图片_20191219175921.jpg


说起古人的娱乐生活,相比现在可谓是少之又少,尤其是那些文人墨客,他们一心苦于读书写作,相比那些公子哥寻花问柳不同,文人的娱乐生活无非就是赏景吟诗,陶醉在文学之中而孤芳自赏。古代的读书人经常聚集在一起,平时就以国学经典和诗词来互相试探才华,而对对联,就成为众多文娱形式当中最受欢迎的一种。

 微信图片_20191219201650.png

对联文化,历史起源悠久,最早可见于三国时代,更早的对联叫桃符或者楹联,因为当时的造纸术还未发明,所以很多古书都是在竹简上写作。桃符其实就是一块木头,在上面刻上字,悬挂门的两侧,这便是对联最早的雏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桃符逐渐被纸张取代,刻刀被毛笔取代,尤其是到了唐宋,对联文化已十分盛行,著名的大文豪苏轼,就是对联的高手。

 微信图片_20191219201738.png

明清两代的才子佳人,更是对对联文化情有独钟,有的是少女征婚出对联,有的是才子戏弄权贵写对联,其中插科打诨,幽默十足。对联文化发展到民间后,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世人同乐。但是要想对好一副对联绝非易事,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要能分辨出平仄,而且要熟练的应用。其次要掌握语言的词性,比如要对,这是相同级别的,在同一层级下的有或者等等。最后一副好的对联要立意高远,言之有物,如果缺少意境,只是为了凑字数,则失去了对联本身的价值。

 微信图片_20191219201734.png

对联的平仄其实很简单,汉语中每个字都有四个读音,其中一声和二声入的是平声调,而三声和四声入的是仄声调,这样一来,平仄调就熟练地掌握了。但难点还在于用什么词,这就需要有着很多的词汇量才行。

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村庄,夫妻二人生活的其乐融融,但是丈夫是一名士兵,经常在外征战。在一次战役中,这名士兵不幸阵亡,这名女子就成为了一个寡妇,她一人抚养着孩子,平时就做一些针线活勉强度日,生活过得很辛苦。

 微信图片_20191219201654.png

转眼之间又到了年底,马上是新的一年,寡妇对着家徒四壁,于是就感慨地吟出了一个上联: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这个上联的意思是说每年都很难过,但是每年也都这么艰难的过来了。这副上联用了五个字,是个重字联,想要对出这副下联看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寡妇家的隔壁住着一位穷秀才,他几次考取功名,最后都名落孙山,并非是他才华不够,而是当时社会风气比较腐败,如果没有银子是很难打动主考官的。这几年秀才在读书上花的银子有很多,已经是债台高筑。此时穷秀才刚好从寡妇的门前经过,听到了这副对联,又联想到自己一事无成,于是有感而发,对出了下联事无成,事事无成,事事成

 微信图片_20191219201646.png

这个下联对出,和上联正好是一对,可谓是珠联璧合,堪称经典妙对。寡妇听后心中对那个穷秀才就多了几分好感,那个穷秀才正好是一个光棍,于是就托媒婆介绍,最后两人喜结良缘。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一些,但是双方彼此找到了依靠,也是一件好事。

看来对联文化不仅仅能帮助人们陶冶情操,而且还能在无意之中撮合一段姻缘,这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有的朋友听到这则对联故事,也跃跃欲试,就有一个学生诉说考试难考,也对出了一个下联:试难考,试试难考,试试考,让人忍俊不禁。

微信图片_20190429143824.png


头条号
黄埔军魂
介绍
推荐头条